新出的电影大片《源代码》好看吗 新出的电影
首先说《源代码》系统的原理:
1、人的大脑可以完整记录死亡前8分钟的场景;
2、灯关闭后有余晖,人死亡后大脑也能保持8分钟的回路,这个回路类似于容器,可装入其他记忆、可编程,这就是源代码区。
如将该区比喻为一台个人电脑,则可仅保存某些指定信息,其他信息则会在重启时清空,对应本片就是肖恩能记住所有发生过的事,而其他人则没有持续的记忆。当然如果格式化源代码区,则所有信息将全部清空,肖恩也不复存在,也就是影片结尾处博士要求古德温所做的;
3、将肖恩死前大脑中的8分钟场景装入科特上尉的源代码区,并不断重启,直到找到疑犯。
本片最大一个漏洞在于第3点,装入容器的只有肖恩的记忆,片中特意提到了科特与肖恩两人的神经突、体征都相近,是还原列车场景的最佳人选。这也意味着,要让场景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并具备自我意识,不能仅仅复制前8分钟的静态数据,而是需要数据能与容器的生理结构匹配,才能动态的随场景变化而变化。
但是,仅仅复制肖恩的数据,其他对象,车上的每一个乘客,克里斯蒂娜,疑犯……,他们的数据是缺失的,仅仅通过肖恩的视角看到的人物数据也是远远不够的。现有信息无法动态重建列车上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行为特征,也就意味着在源代码世界里,除了肖恩以外,其他人无法根据现状的变化而做出应有的反应,那么追踪疑犯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将列车上所有人的8分钟数据全部装入源代码区总可以了吧。
很遗憾还是无解,因为即便车上所有遇难乘客的大脑都未损伤,疑犯的数据还是拿不到啊!
新出的电影大片《源代码》好看吗 扩展
《源代码》保留了这一良性的拍片原则,使影片干净简练,情节人物焦点清晰,没有繁枝碎节以及花哨的高科技镜头和特效,却能以细节和节奏以及睿智打动观众,兼具了艺术和商业气质。
《源代码》这名字起初听起来有些俗套,给人印象可能充其量是部《电子世界争霸战》之类的科幻快餐,又或政治阴谋商业间谍之类的IT动作片。但看过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源代码的含义非比寻常,叠加了多重意义,直指我们宇宙终极哲学问题-Who we are?我们是谁?
影片借用了多重世界的物理理论,轻而易举将观众带入逻辑漩涡不能自拔,不要说普通观众,就是物理学家也对这个概念云山雾绕。
简单来说量子多重世界是说在每一个量子结合点宇宙分成两半,宇宙分裂过程不会停止,所有可能的世界都与我们共存。
物理学家弗兰克曾说到“因为我们知道有无限多个与我们稍有不同的世界正过着与我们平行的生活,我们知道每时每刻都有更多的世界出现并占据我们的各种可供选择的将来,这些想法萦绕心间,让我们备受折磨”
片中博士的科学装置可以解释为将火车遇难者sean脑电磁余波量子信息化,做成一个封闭的小量子信息包,然后植入一段新代码,新代码可以在封闭量子包产生的无数多重小世界里搜索目标。但博士忽略了一个问题,既然量子世界拥有全部可能,那么封闭的小量子信息包也会出现不是封闭的可能。于是新代码(男主人公Colter)利用这个可能成功跳跃到封闭的信息包外,延续并建立了新的开放世界。
有人说多重世界分为”先置“与”后置“,其实这是一个混淆的概念。平分成另外两个的宇宙前的宇宙也是无数多重叠宇宙当中的一个。
在这种情形下,每一个宇宙都像别的宇宙一样是真实的,生活在每个宇宙中的人都会说他们的宇宙是真正的,其他宇宙是想象的或虚构的。
这就引申出一个哲学问题,主观宇宙,或者说人择原理宇宙。对于《源代码》这部影片,摄影机所跟踪记录的这个屏幕上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宇宙,甚至包括我们观看这部电影的每位观众对于屏幕上的世界都是虚构的。
首先,必须承认源代码作为一部科幻片带来的世界观思考是可跟一些经典电影媲美的。观看后我觉得其实有两种世界观可以思考。
首先,理一下剧情。C(Colter即上尉)在战争中死去,被用作进入S(Sean)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地返回到爆炸前八分钟调查爆炸起因。在一次次的重复中,终于发现嫌疑犯,但是要留意的是,除了一次C是在发现自己已经死亡时遇上故障强制拉回现实世界外,其他每次的结束都是以S的死亡结束,这是一个重要的情节。最后一次轮回,在结束八分钟的一瞬间,现实中的C死去了,但是世界并未结束,而是C继续以S的身份生存,而符合情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个世界里C也是存在的,因为爆炸案并未发生,而等着下一次恐怖事件而被启动!
首先,读物理的我深知理论部分大家是可以忽略的,因为据我所知目前量子力学中的平行世界都处于理论阶段,并非像相对论一样,起码可以通过一些高速实验数据去证明其可信度。而且,如果模型没建好,很有可能因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局限而无法验证。好了,现在说明两种世界观。
男主角最后的世界竟然可以在现实中的C死去后依旧独立存在意味着,每次平行世界都是独立的即是如果之前的重复中S不是死去的话,C即使被拉回现实世界,S会继续活下去,即使对于“现实世界”来说,世界经已不在,也就是说每次平行世界是独立于创作者的。原理跟另一部电影《生死停留》相似,只是该影片中,心理医生发现自己的世界是病人临死前创作出来后,病人死去,导演并未告诉我们,医生是否也死去了(不过在苏醒前世界开始崩溃,猜测医生是挂掉了……),不过源代码就明确告诉我们,平行世界不会消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梦,梦醒了,对于我们这群再也不会回到同一个梦里的人来说,梦境世界是已经没了,消逝了,但是事实上梦境中的人依旧会存在在那个世界里,并且认为其是真实的。
哲学思考来了:我们是否活在别人的梦里,而那位仁兄是否已经离开了?
同样在1的前提下再想一下,因为平行世界不消失,也就是说之前C去抓凶手失败了列车依旧爆炸的世界继续存在,而在那里有一个C因为这场爆炸而会被启用……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判定我们一直看到的“现实世界”在爆炸发生前就有一个C来过阻止又失败了,然后一切就无限重复了。那上一个世界呢?是否又有另一个世界的C来过呢?这就像《异次元骇客》提出的问题,到底哪个世界才是真实呢?
8分钟,《源代码》中反复出现的时间长度。那是充满着悬疑、惊险、伤感和快乐的8分钟,也是主角史蒂文上尉改变命运的8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和狭窄的空间里,他必须尽快找出元凶,阻止更严重,更可怕的恐怖事件。而当史蒂文每次踏入那段时间,其每一个行动都在改变着他的未来。
人,如果只有一分钟不到的生命,该怎么做?在《源代码》片尾,面对史蒂文提出的问题,女主角克里斯蒂娜对此作了精彩的回答:我会让每秒都过得有意义。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影片所要表达出的真实含义。
《源代码》作为低成本的商业片,不仅仅展现其娱乐功能。它所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权势的憎恶,其不断散发的人文精神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含金量。在那8分钟里,伴随着危机和困惑,还有父子亲情的温馨,相识变爱恋的甜蜜。也许,不单是史蒂夫,包括克里斯蒂娜在内的全体乘客,都在那8分钟里改变各自的命运。
抛开时空穿越和平行世界这些理论,还有源代码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让我似懂非懂的影片结局。仅从娱乐性而言,科幻片《源代码》确实非常出色。一段段8分钟内的情节,跌宕起伏,紧张又紧凑,好比片中高速运行的列车,没有一丝的停顿,绝不拖泥带水,稳健又急速地引导观众们进入一个又一个精心设计的场景,在满足感官需求的同时,观众们也在思考和判断,《源代码》就是那种既要用眼瞧又要动脑想的娱乐片。
命运是靠自己去改变,看完《源代码》,我感觉对这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新出的电影大片《源代码》好看吗 扩展
个人觉得蛮好看的,原因如下:
如果把电影拆解为多个要素进行分析,商业电影似乎是被技术包围的造梦过程。但是,也有一些作品是因为艺术气息和哲思内涵显得卓尔不凡的。比如早期的《黑客帝国》系列的禅意厚重,近来《盗梦空间》的玄机暗藏都算得上是该系列佳作。与这些佳作相比,《源代码》显得小而精,像一出精妙的折子戏。可以在好看的同时,又不乏思考,算是本年度好莱坞出品的商业电影中难得的佳作。
由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科特•斯蒂文斯上尉,本应该在遥远的阿富汗执行美军任务,但是一觉醒来,却处在莫名行驶在芝加哥的火车上。周围陌生的环境,满是不认识的人。而对面坐着的是从未见面,却在和他热情攀谈的女子克里斯蒂安……
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展现了好莱坞工业化的外在特质。这集中展现于一些只有特殊环境才可以构建出的景别中。比如航拍芝加哥的城市即景,不仅漂亮,也让偏青冷色的色调贯穿始终。旖旎风光之下,高速行驶的银白色列车里却蕴藏着想象不到的惊天秘密。这部电影比起很多商业大片,格局显小。人物常处在封闭的空间内对话。但是好在面面俱到的技术流特质,让电影“看起来很美”。摄影捕捉清晰,入画角度诡异,画面更却因为凌厉剪辑显得不凡。
但是另一方面,这部电影因为结构打造出另类出了的效果。导演邓肯•琼斯的上一部《月球》便是少有的特立独行之作,这一次则延续了前作的精髓。不仅对于科技的力道进行了视觉化的演示,且在人物的对话之间不断的探讨了科技的好坏。其实,对比起其在《月球》中对于克隆技术的展示,这一次的“穿越”让人成为了与时间赛跑的代码。每八分钟,法拉•维拉加扮演的女军官古德温便会按下按钮,人物自动来到列车,开始抽丝剥茧,探寻真相,拯救所有乘客于危难之际。
但问题在于,科技依旧是把双刃剑。这部电影里保持了好莱坞电影的特质:即人物具体行为反常规,但是总体思路真善美。科特上尉在每个短短的八分钟,体会到了很多难以言说的东西,做了蛮多不符合常理的事件。但是这些行为都是由不合理的小细节构成的,比如每一次比起以往更出色的夺枪,袭警,面对炸弹。直到发现住蛛丝马迹。比如钱包之类的小细节。让人感叹剧作的细致与逻辑严密。可是,当故事到了值得思考的时候,他和克里斯蒂安几乎笑中有泪的看着喜剧演员表演。之后,烈焰袭来。生命止于一场无法看似阻止的爆炸。
在《源代码》里,生命以八分钟为长度,无常的分割着前进的路途。实际上,对比一下,火车前进无法停止的寓意让这部电影对于生命的进退,我们的得失提出了思考。但是显然导演并没有在“八分钟”这样的场景中去将这种思考完成并深化。相反,只是用动作指引剧情,而把所有深思熟虑放在了主人公科蒂文斯上尉在脱离火车与任务,回到与古德温对话的片段中。并且将这个人物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冷酷制度的过程,不动神色的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但是这样做的好处与弊端同样经典。相比硬件的出彩,这部戏的结构其实可以更好,想得可以更广,内容可以更深。但是导演显然差了一口气,显得有些不够深入。多多少少过于四平八稳。比起《盗梦空间》那种层次感强大的层层递进,显得是有些工厂与小作坊的区别。
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是让电影一丁点没有懈怠,故事的节奏甚至会因为这些商业元素颇多的动作场面发生巨大的改变。比起很多通篇杀到尾的傻老爷们战役。这部戏的动作场景不多却精细。比如跳车和打斗的画面,特效的使用加之演员的精湛表演给人极大的真实感。
这部戏还有一个亮点,便是表演。对于扮演身处绝境的角色。之前的《活埋》实际上已经给出了一个表演范本,但是杰克•杰伦哈尔显然并不逊色。在其从执行任务状态回归时更是明显的出色。那种早期的不解与惶恐,后期的疲惫与抵触,最后的毅然决然和执着都表现得很细致。对于一位男演员而言,有漂亮的蓝眼睛不如有超群的好演技更吃香。至于扮演古德温的法拉•维拉加,没想到那个《在云端》里的女子有这样的转变。实际上,维拉加不属于第一眼美女,但是却有着在风情万种和冷酷职业两种模式之间切换的优势。当然,这个角色给她的发挥空间没有角色转变来得大,后期的剧情设置并不出乎预料,使得这个人物有些小小遗憾的平淡。
也即是说,从外在的角度看,《源代码》像是个各方面均衡不错的商业片。但是内在的轮回与穿越稍稍唬人后,剧情的结构特质占了上风,看得人目不转睛。
当我们把生命分割成若干个八分钟,会显得那么不同。点滴细节,集结于心。路过的人,经过的事。在重新审视的同时给人以启示。于是我们在银幕下知晓,纵使平淡,却不能庸碌过一生。
只因为,生命像是一列火车,带我们踏上的是未知却无常的旅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