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被片子的海报以及标题所吸引的。当然还有导演的名字,贾樟柯。几位主演的名称,贾平凹、余华、梁鸿。


19:30准时开场,但我迟到了,因此并没有看到开头的十几分钟。一进场看到的画面就是一位老人用方言在阐述着什么,不看字幕的话 我可能也听不太懂他在说些什么。


前半段确实都挺一头雾水的,但后半段慢慢地看进去了。


对于贾平凹先生的章节部分,在观影过程中可能没有太大感受,让我一下子心神一亮的 是进入到余华先生章节的时候,可能是他的口音跟我的很相似 听着亲切,也可能是他的人物性格和面貌神态 让人感受到了鲜活生动和积极,随后又切换到梁鸿女士,她的部分 更偏细腻,以女性的视角来阐述着她的人生,也偏沉重和悲伤,能让人沉下来,但最后导演给到的镜头是余华先生在海边的那段阐述,点了题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最后用余华先生的那一段来做收尾,猜测其用意可能是想表达尽管这里面的三位主人公都经历了人生的艰难,生活本身 它的底色是苦难,是现实而非浪漫,但可能用一种相对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可能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相对愉快~


现在再回想电影的内容,准确的说是纪录片。贾平凹先生那一章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部分,一是对于故乡的描述,他说故乡已然是血地,是你出血、流血的地方。(这不是原话,大致印象) 我对这段话的解读是,不管每个人走到哪里,故乡始终会牵绊着你,一丝一毫的 在有显和隐约中 影响着自己,始终会带有故土的色彩和印记,可能是一个人一生都难以抹去的。


二是对女儿的一段话,大致其意是写诗归写诗,但先要做好生活里的各种角色,妻子、母亲、女儿(笑说女儿可能不重要,但 其实重要),不要觉得写诗 就把生活给诗化了。 对这个的解读是,生活是现实本身,还原它的原本面貌,得看到它真实的样子,而不能凭空活在想象之中。


余华先生的那一章节,整个非常灵活生动,整场几个让人忍不住发笑的时刻 几乎都来源于此,我觉得这也是导演的一个小心思,在平铺直叙之中穿插一段灵动 让整部片子看起来不至于那么沉闷。


但仔细回想,他描述的整个故事,底色其实都是悲伤的,或者说是困苦的。从上海到北京 是买的站票 一路站着到的北京,而非硬座或硬卧(而这是他本该就可以享受的待遇) 对于编辑的远行改稿邀请,第一反应不是别的,而是生计问题,票钱从哪里来 吃住怎么算。这都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群所面临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对于太平间的描述,他笑说这是他觉得世界上最干净卫生的地方,而非五星级酒店的大堂,他提到海涅的诗,说这不就是我躺在太平间那块水泥板上睡午觉的感受嘛? 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他这样的心态,而且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所以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会用他来作为结尾,和用他的一句话来作为电影名称的原因吧。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他小时候游泳的一段故事,他提到其实他以前看到的海都是黄色的,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其实我也是,因此对于那种深蓝色的大海的向往 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包括我至今都是 依旧是 可能永远都会是)。


梁鸿女士的章节,为什么说她更偏沉重跟细腻,细腻可能是女性这个角色身份所带来的影响,沉重则是她确实经历许多人生中的不易,而她的表述方式则与余华先生不同,片子的多次哽咽与几度落泪,还有多次的提到这个不能提,可能这些伤痛已经深深的烙在她身上,是难以抹去和难以弥补的缺憾所带来的。


包括对于父亲不同阶段态度的转变,认同到不理解到再度重新认识,和对于母亲病状的描述,对于长姐的描述 帮父亲分担经济、生活上的压力 和自我的牺牲,以及儿子那一段的人物描绘,用河南话再介绍就不会了 是由母亲教着 才又来了一遍,那种生涩和羞怯 非常真实。


生活就是生活,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成为他们,构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带有浓厚的故乡色彩,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里,起伏变化的经历 使得他们的人物变得充实和丰满 且立体和多面。


最后,既然生活已经有那么多苦和烦恼了,何尝不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珍惜眼下的日子。


恰逢中秋假期,明天即将启程回家,见父母,也祝大家节日愉快~月圆人团圆。心也🌕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人物性格 扩展

1、这个人物性格应该是坚持不懈、有毅力和决心的。

2、由于海水的颜色变化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和持续的努力才能实现。

3、所以这个人物应该具备执着的品质,能够坚持不断地游泳,不放弃追求目标。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人物性格 扩展

这样的人物性格可能是永远不轻易满足的冒险家。他们不会满足于平淡的生活,追求刺激和变化。

他们勇敢而决心,具有探索未知和克服难题的能力。

他们可能是乐观的人,相信在每个困境中都能找到解决方案。

他们对独特和美丽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而且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

他们渴望到达并体验新的世界,这种渴求驱使他们不断前进,直到海水最终变为蓝。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