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本散文集。余老以擅长历史文化散文著论,此散文集我认为算

历史文化散文

《文化苦旅》分为新旧版

,新版即我接触的版本为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为余秋雨修订自选集,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旧版版本汗牛充栋,是文化产权保护不利,但也同时能说明读者对此书的喜爱和传播广度。

许多人觉得旧版比版好,但我翻阅旧版,因喜爱前三章故事让我觉得新版比旧版好。那么与时俱进,我写的主要

针对新版

新版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紧贴文化苦旅主题洋洋洒洒挥毫。

读完全本我最大的感触有二,

一是我不得不承认被他的旅行而“感动”

,自初中以来第一次引起了血里的风,虽然不再动荡,但仍轻轻飘扬。让我想出门看一看,“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二是认为历史文化散文也是散文

,散文是读意境,灵性,经历种种,可以写史,但不是用以学史。余老的这些文章在阅历稍微丰富后就会觉得浅显。


翻开书来,其实我们这一代对这种风格很熟悉。

不知为何,年幼时莫名以为余秋雨是台湾人,或许是受了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影响,但同为散文家,余秋雨的风格跟林清玄完全不同,用建筑形容的话,余秋雨是瑶台琼室,林清玄是竹间小屋。余秋雨是浑厚的,严肃的,林清玄是轻便的,温柔的。

但仅凭文化苦旅中几个故事余秋雨就能跟台湾吴念真的故乡回忆类故事《这些人,那些事》媲美。

对比三毛作为一名台湾作家,还跟余秋雨来自同一个故乡浙江,是跟余秋雨一样写旅行方面的文章,但他们又是不同的,三毛是以个人角度写人文风情,引起的是文艺青年的共鸣,余秋雨是以文人角度写文化历史,引起的是少年的景仰。三毛更多是旅行的行,余老更多是旅行的旅。

《文化苦旅》有其自己的特色风格,在我心中另一个名字是《历史魂魄与文化遗言》。

如果说旅行类小说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代表的是美国的青年一种时代精神,那么《文化苦旅》可以说是中国文人的风骨。看《文化苦旅》的时候我常想到《把栏杆拍遍》,是初中老师建议阅读的梁衡的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书,是我能想到的和《文化苦旅》风格最相似的书,同样历史文化散文,同样通俗易懂,同样课文读物。

我想如果初中与《文化苦旅》这本书相遇,我会很喜欢这本书,那时候带着太多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可是现在走了很多地方,反而减弱了这种足迹的地位,加上阅读了一些大家的文学作品,口味变得更重,就不会去喜欢这类带着浓浓的教材气息的文章,当然,也跟我并不是特别喜爱散文这一类别有关。


2. 但就以第一部分来说,我特别喜欢这几个小故事。

看《牌坊》时觉得作者若是个女子我定会很喜欢,《寺庙》味道太淡,更多的是承接上篇。《信客》是我整本书最喜欢的文章,但同时思索这本书的文体,我认为前几篇都偏向故事而不是散文,后面“隐地先生的尔雅出版社在编选‘年度小说’时居然也把《信客》选入”证实了我的揣测,从这再到《我的山河》这不严谨的学术报告,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章“冲突是另一种交融”,在散文集中难免显得“不伦不类”。《信客》同样以他的习惯“

以小写大

”,个人认为余秋雨的风格好好在这儿,不好也不好在这儿,

总升华太高就会觉得空。

《信客》中最喜欢的又是老信客对新人交代客户的那段,寥寥几语立起了不同的人物。或许因为我也来自农村,深感对故乡对土地的情怀的认同。而浙江是我在国内旅行过的最喜欢的城市,这片风水养育了一堆文人墨客,也给予了温柔朴实的浙江人一片风土烙印,从而才使余秋雨的生命线有了不同的韵味。

后面写风情历史的文章我并不是没有喜欢的,在余秋雨描述《阳关雪》的唐人风范时我仿佛真的跟他穿越时空,眼前略过一幅幅诗意豪情的岁月。但他后期文章就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样陷入了

自说自话

这与文人的经历无关,而是作者的本身的性格,会让某些读者反感,我就不太喜欢。一些喜欢旧版的《文化苦旅》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他在新版自辩太多。


3. 在未闻作品仅识其人的时候,余秋雨让我考虑起来一个问题,那便是

文人是否可以走出象牙塔?

“后来有文人不相信我凭一人之力捐建了三个图书馆,便在网上胡乱炒作。”当时诈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认为其实余老根本无需解释,

作品是了解作者最好的途径,事实是最好的驳论。

我其实喜欢过早期的周国平,同样的当代作家,也走了商业道路,文风变得浮躁。是否文人真的不该跟经济时代结合呢,不是的,鲁迅当年也站在时代的顶尖,但他走的是自己的路,

最重要的还是找到自己的坚守

。否则像余老一样封笔真的让人扼腕叹息。

那么,为什么余秋雨不能信服于我?他的《道士塔》给出了答案,“我想,他的灵魂最渴望的,是找一个黄昏,一个与他赶着车队离开时一样的黄昏,再潜回敦煌去看看”,余老更多是意淫,

知识分子的意淫

。即使后面的历史考究但又陷入自说自话。

但不可否定这种意淫是值得钦佩的

,他“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

但《文化苦旅》终归只是一本行走笔记,余老可以将这位浪子“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但却不该得失心太重。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我没有那么喜欢它,但我仍然会说,

《文化苦旅》是一本值得众多读者一观,一本有价值的书。


以上是对这本书的评价,以下是读此书摘抄的笔记,供诸君一览。



【前述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



【自述

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


“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


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牌坊

就像世间很多行业一样,活儿越多的等级越低,活儿越少的等级越高。这事又带来一番蹊跷,等级越低的日子反而越好过,等级越高的日子反而过得不好。


这么一想,女人们觉得自己不是矮了半截,也不是矮了一截,而是整个儿都埋到地底下去了。女人们倒也不抱怨,觉得自己能够从地底下伸出头来看到这么一群仙女,已经算是好命。


中国的小船没有封进冰库,那么,究竟划到了哪一个荒湖,哪一条小河?

注:起初只狭隘的鄙夷这种贞洁糟粕,但未把故事联系起来,忽略了背后那种面对糟粕文化各个家庭告别女子的举动的爱的圣洁。

一群黑发飘飘的中国姑娘并没有靠别人的小车,她们自己解冻了,解冻在四处潜行的安静中。



【寺庙

“我教过你们孔子的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要太黏着乡土。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



【信客

他在吴山庙台上放下担子,故意伸了一下手臂,再捋一下头发,就像在老戏台的入场口亮相。然后,叉开双腿,从头顶取下草帽扇扇凉,站一会儿。晚霞在他身后。


他摆正姿态,跨出了尽可能轻松的步子,让扁担两头颤悠起来。从庙台到村子,三百多步,换两次肩,换的时候脸带微笑。每换一次肩,都要颤悠三下,每一颤悠迈一步,然后就有板有眼地走向村子。


“齐整”

注:舒服

桑梓

注:代故乡


女人后面跟着老人,老人手上又牵着小孩,整个农村都在企盼着来自城市的礼物。

注:时代

而按照乡人的习惯,天下没有疑点,只要疑心一起,就是铁板钉钉。


大名、小名、绰号、年龄、长相、肤色、高矮,顺便,把各人的脾气和习惯也都作了介绍。“这个人让你带一包东西,就像带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要唠唠叨叨说上一个时辰,你逃也逃不掉。说少了,他不放心。说完了,刚走,他又会大声把你叫回去。”“这个人的脾气刮辣松脆,塞给你一个包裹,三句话就了结。你再想问一句,他已转身走了。”“这个人最小气,叫你送东西,他要又称重量,又算距离,精细得像一个账房先生。但你不要讨厌他,这么多年来,唯一不拖欠劳务费的,就是他。”“这个人有点刁。请你送一次东西,他要捎带上沿途各地的很多亲戚朋友,一件件小零碎,他都不算在脚头费里了。帮他走一次,等于帮人家走三次。但他倒也是个热心人,乡人有了七灾八难,找他,一定管用。”

注:这一章最喜欢的是这段,寥寥几语立起来不同的人物,真实。

师傅大半辈子所走的路,有风沙泥泞,也有桃红柳绿。


世上很多昔日老友的心结是没法解的。即使内心已无障碍,却也找不到语言程序和表情方式,那就只能放弃了。

注:爱情也一样。

“我们信客,平常送小信,但有时也送大信,那就是天下公信!”

注:似乎余秋雨的故事总“以小写大”,好好在这儿,不好也不好在这儿。

信客,肩上挑的不仅仅是货品,而且是家家户户的死生祸福。你,推不掉。



【我的山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冲突是另一种交融。


他们错了,因为最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产生于异态对接之中。小文在他们身边,大文在远方旷野。


我的生命起点,出现在长江流域;我的文化基础,倚重于黄河流域。过了很久才发现,我的远年故乡,应该在甘肃武威,也就在四百毫米降雨量分界线外侧。这一来,这三条天地之线,也成了我自己的生命线。


顾炎武说:“常将《汉书》挂牛角。

注:不得不说,这是继初二以来第一次引起我血里的风的一本书,虽然不再动荡,但仍轻轻飘扬,让我想出去看一看,路,即书。看到《我的山河》从故事到不严谨的学术报告,更加确信他的散文有些“不伦不类”。想起近年常有人问我,无知是否没有那么痛苦,就像爸爸在那台诺基亚开机语设的那样,难得糊涂。还是年少恍然大悟的道理,看见大的,才能理解小的。(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人骑在牛上,边走边读,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人类本应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

注:但又觉得有些矛盾,既然“冲突是另一种融合”,那么文化的融合必定不只是精神形势的。



【都江堰

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


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的李冰。

注:《把栏杆排遍》适合中学读物,对于丰富阅历的人来说较为浅显。

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注:历史魂魄与文化遗言

后来有文人不相信我凭一人之力捐建了三个图书馆,便在网上胡乱炒作。

注:诈捐事件沸沸扬扬。信与不信我觉得对于真正的大多数读者来说根本不重要。



【道士塔

我想,他的灵魂最渴望的,是找一个黄昏,一个与他赶着车队离开时一样的黄昏,再潜回敦煌去看看。

注:为什么余秋雨不能信服于我,更多是意淫,知识分子的意淫。

阒寂无人。



【沙原隐泉

顺着脚印走吧?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

注:沙漠之路的特别

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磕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


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画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


黛赭

注:深红,暗红

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



【阳关雪

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注:永不,模糊-犹豫。

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

注:黄鹤楼不是从前的黄鹤楼,我觉得没有多次登临缅怀的必要,我登新址也无心怀所感。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注:罩字好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座。


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也许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这便是唐人风范。

注:写风景中最喜欢的一篇,仿佛真的跟他穿越时空,眼前略过一幅幅诗意豪情的岁月。



【废井冷眼

原因是,我历史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起落更迭。

注:传记形式,行走笔记。

余秋雨化苦旅》的几句感想